7月健康提示

2023-07-05 239
分享到: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七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又热情洋溢地到来大家在享受盛夏美好时光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各种疾病和伤害哟!

 

肠道传染病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容易诱发肠道传染病。

 

健康提示

1.注意饮用水卫生。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需煮沸后再饮用。

2.注意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3.注意手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要用流动的自来水洗手。对于养宠物的家庭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

4.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接触,患者用过的餐具、水杯、便器、卧具等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5.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6.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注意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食源性疾病

天气逐渐炎热,升高的气温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更加容易腐烂变质,食源性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

2.注意用餐卫生。外出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在家注意生、熟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推广使用公勺公筷,不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3.注意清洁消毒。厨房环境保持清洁,餐具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

4.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及时就诊。

 

虫媒传染病

夏季蚊虫越发活跃,要特别注意预防蚊虫传播的疾病,如乙脑、登革热、疟疾等。

 

健康提示

1.家庭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家居环境中可以使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

2.搞好环境卫生,让蚊虫无处藏身。及时清扫卫生死角,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滋生的各种水体,疏通下水道。

3.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旅行时记得穿浅色长袖长裤,裸露的皮肤涂抹驱蚊剂;别在树荫草丛这些地方逗留太久,尤其是早晚。

4.及时就医。如出现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意外伤害防范

随着暑假来临,容易导致伤害意外发生,要特别注意防范儿童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跌倒和坠楼、触电、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

 

健康提示

1.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不去未开发的景区探险,不在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如遇到同伴溺水,应大声呼救请周围的人帮忙救援;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闯红灯等。

2.排查隐患。排查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消除可以预见和避免的安全隐患,如热水瓶、消毒液、牙签等尖锐物品要包裹收拾好;家中用电设备和电源要远离孩子触及范围;不能让孩子攀爬窗台;避免孩子接触有毒药物、化妆品、打火机等物品。

3.儿童饮食起居方面要做到新鲜、无毒,防止食物污染变质。

4.家长应做好监护,尽量避免未成年儿童独自在家或独自外出。

 

高温中暑

七月正值盛夏时节,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即将来临,需格外注意对健康的影响。高温可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的发生。

 

健康提示

1.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外出,如要在室外活动,应避免正午时段外出,尽量多在阴凉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2.及时补充水分,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做到饮食清淡,保证能量充足。

3.外出备好防晒用具,如涂防晒霜、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等,随身携带饮用水和防暑降温药品。

4.高温作业或者白天长时间户外露天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并注意合理休息。

5.高温天气驾车出行时,要养成下车时查看后座的习惯,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以免孩子在高温下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6.一旦出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7月仍是主要的流行季节,需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防范手足口病的发生。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2.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衣物,勤晒衣被,定期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孩子的玩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3.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或出疹的儿童接触、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4.接种手足口疫苗,尤其是6个月到5岁的儿童。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播疾病。

 

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

 

健康提示

1.坚持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挡口鼻,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2.做好健康监测。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对症服药,同时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影响他人。

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4.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根据自身状况适度运动和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猴痘

近期部分亚洲国家出现猴痘病例增多趋势,我国个别城市也出现了少数病例。猴痘的症状有发热,头痛、肌肉疼痛、背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任何部位,可经历斑疹、丘疹到疱疹、脓疱、结痂等过程)等。

 

健康提示

1.避免与疑似人员进行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男男性行为人群应提高警惕)。

2.如到中非或西非旅游,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啮齿动物及灵长类动物(猴、黑猩猩等)。

3.勤洗手,避免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体。

4.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出现类似猴痘皮疹,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